自去年年底在中樞神經領域高達87億美金的并購后,制藥巨頭艾伯維再次重金出手!
2024年4月16日,專注長效緩釋制劑技術的法國制藥公司Medincell宣布,其已與艾伯維簽訂協議,以3500萬美元首付款、最高19億美元(約138億人民幣)的開發和商業里程碑費用、以及若干特許權使用費的條件,與艾伯維共同開發和商業化六款長效制劑。
由于想象力不如輕易掀起治療革命的創新藥,高端制劑這種基于已知分子、從制藥工程化入手的創新方式,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太引起資本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Medincell誕生于本世紀初,從成立到上市用了足足15年,至今僅一款長效針劑產品獲批。
此次吸引到艾伯維的入局,離不開其長期的技術積累,且如今全球范圍內研發押注勝率越來越低,Medincell這類主攻復雜制劑技術的公司正在吸引更多目光。
在國內,也有一批以綠葉、麗珠等為代表的長期耕耘復雜制劑的玩家。
本文試圖梳理復雜制劑開發,復雜在哪、難點何在?這是一門什么樣的生意?國內各企業在這個賽道上處于何種身位,誰又能接住這一波“潑天的富貴”?
復雜制劑領域國內玩家盤點
所謂的高端復雜制劑,是一類基于“載藥體系”改良的產品,包括脂質體、微球、微晶/納米晶、膠束等。
把藥開發成“長效制劑”的產品有不少,比如很多心血管及糖尿病的緩釋/控釋劑型,但是能形成技術平臺、并不斷復制創新制劑產品的不多,這需要公司長時間戰略性地投入,海外“大廠”已經通過業績釋放、收購動作等驗證了長效制劑產品的潛力與價值,國內則仍處于寡頭競爭階段。
1. 綠葉制藥:頭部玩家,又一中美雙報大品種將至
在國產高端制劑玩家中,無論是平臺管線,還是國際布局,老牌藥企綠葉制藥算是頭部企業,近年的成果算是獨一份的。
作為一家依靠紫杉醇脂質體打開局面的公司,綠葉早在本世紀初就介入高端創新制劑領域。
通過自研和并購雙輪驅動,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全面的長效制劑技術平臺,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技術方向均有成果落地:
基于微球平臺開發的利培酮緩釋微球注射劑,于去年年初叩開FDA的大門,并通過CSO的模式開始商業化布局;其去年6月獲批的戈舍瑞林微球,商業化授權交給百濟神州,并于年底成功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值得一提的是,綠葉在今年2月公告稱,其自主開發的帕利哌酮長效針劑(LY03010)在美國NDA審評進程中的專利挑戰獲得成功,意味著這一劍指40億美元市場的產品,有望提前至今年在美獲批上市。
兩款沖擊FDA的長效針劑產品,聚焦精神分裂癥,結合其他聚焦阿爾茨海默病(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貼劑)、帕金森癥(羅替高汀微球)、抑郁癥(若欣林)等領域的產品,均采取的國內外同步開發的策略,不難看出綠葉在中樞神經領域的深耕布局。
隨著Rykindo在美國一年多的投石問路,疊加LY03010獲批上市,綠葉將在海外中樞神經賽道火力全開。
隨著國內高端制劑行業更多成果落地,加上技術平臺的持續積累與周期的更迭,如同曾經沉寂二十年的Medincell一樣,國內企業也會迎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來源:醫藥投資部落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資本立場,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補充。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本平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