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 - 蘇州宜聯生物宣布,公司與BioNTech達成一項新的戰略合作。
基于本次合作,BioNTech將獲得一項利用宜聯生物TMALIN? ADC技術平臺開發針對限定的某幾個前沿創新靶點的ADC產品的獨家選擇權及相應全球獨家許可。
根據新協議條款,宜聯生物將獲得2500萬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資格獲得最高可達18億美元的開發、監管和商業化里程碑付款,以及未來基于全球年度銷售凈額的梯度特許權使用費。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宜聯生物將享有BioNTech未來尋求這些ADC產品在大中華區(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任一或多個地區市場對外授權或轉讓時的優先合作權。
此前的2023年10月,宜聯生物與BioNTech就YL202/BNT326,一款靶向HER3的ADC項目達成戰略合作和全球許可協議,雙方決定進一步拓展合作范圍,并達成了本次平臺合作許可協議。
該合作的達成標志著宜聯生物與BioNTech之間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進一步鞏固,為雙方在ADC領域的研發合作奠定了新基礎。
宜聯生物國內一家年輕的Biotech公司,成立于2020年,專注于開發創新型偶聯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宜聯生物的創始團隊和國內近年來另一家在ADC領域大放光彩的公司科倫博泰,有較深的淵源。
宜聯生物核心創始人團隊包括薛彤彤博士、蔡家強博士、肖亮博士。
其中。薛彤彤博士此前在齊魯制藥工作4年后,加入科倫藥業,先后擔任科倫藥物研究院副院長、科倫博泰的總經理,2020年與科倫藥業同事一同辭職創業。
肖亮博士加入宜聯生物前曾擔任科倫博泰副總裁,負責生物大分子和對外的所有合作。
蔡家強博士曾任科倫藥物研究院副院長,在小分子和偶聯技術開發方面有近30年的經驗。
2020年,上述三人作為核心創始團隊,成立宜聯生物,很快就受到資本市場的極力追捧。
公開信息顯示,宜聯生物共完成三輪融資。
2021年上半年,宜聯生物在兩個月內相繼完成總計3.5億元A輪(包括A1和A2輪)融資。其中,A1輪融資由杏澤資本領投;A2輪融資由正心谷資本和啟明創投聯合領投,杏澤資本進一步追加投資。
2022年3月,宜聯生物又完成了由LYFE Capital 、啟明創投聯合領投,君聯資本、正心谷資本及弘暉基金等跟投的7000萬美元B輪融資。
以不到10億人民幣的融資金額,在短短3~4年內就成功地打造出被BioNTech看中的管線,宜聯生物的研發效率可謂非常之高。
作為近年來在全球醫藥產業迅速崛起的新貴,BioNTech也已經不是第一次從中國Biotech手中獲取管線了。
2023年4月3日,BioNTech宣布與中國Biotech公司映恩生物達成合作協議,引進后者兩款ADC新藥的大中華區外全球權益,包括DB-1303和DB-1311。
BioNTech為此支付了1.7億美元預付款、超過15億美元的里程碑金額以及一定比例的銷售分成。
2023年8月12日,映恩生物宣布與BioNTech達成擴展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第三個ADC候選藥物DB-1305(TROP2 ADC)的開發、生產和商業化。
在BioNTech的助力之下,這幾款管線的展現了很高的推進效率。
2024年01月31日,映恩生物與BioNTech宣布,FDA正式授予雙方的合作管線DB-1305/BNT325快速通道認定,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1~3種全身治療方案的鉑類藥物耐藥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資本立場,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補充;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本平臺留言,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