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的發布,一個全新概念以白紙黑字的形式進入人們視野,落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健康中國。2016年10月25日,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規劃從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等五大任務出發對未來15年的健康工作進行了部署。這是國內首個且最高規格的健康產業規劃,也意味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正式落地和實施。
隨"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總理喊話全民共筑健康夢;百姓齊盼健康好生活,健康消費需求已點燃;多方巨頭忙布局,同尋健康好路徑。順應需求,以專業角色,推出"健康中國"專題,深入剖析健康產業發展現狀,挖掘各細分領域投資機會點,與投資者一同實現健康夢!
大健康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包括醫療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閑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詢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
大健康產業不同于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是一種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模式。
產業結構
和美國相比,中國的大健康產業仍處于初創期,在產業細分以及結構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市場現狀
市場規模快速擴大:2014年大健康產業規模達2.5萬億元,2011-2014年均復合增長率16.03%,從國際比較看,未來大健康產業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包括兒童醫療、醫療美容等領域;
利潤率較高:醫藥制造、醫療器械、保健行業,2010-2014年年均銷售利潤率達10.11%、10.61%、20.80%.
投資機會
健康產業一般具有高投入、高風險、回收期長和高收益的特征。
健康產業邁入藍海時代,到2020年,健康產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要放寬市場準入,讓社會力量成為健康服務業的"勁旅"。
人口老齡化以及醫藥發展的重大事項成為健康產業的巨大推動力,因此,當前是健康產業比較好的投資時機。
未來展望
健康服務領域圍繞著"預防——治療——休養"這條主線,每一環節都蘊含著蓄勢待發 的投資潛力。
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健康體檢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二胎的開放,兒童健康管理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國際上將醫藥保健業視為"永遠的朝陽產業"。
社會資本辦醫、醫改等頻發醫療政策支持下,民營醫院、專科醫院等開始領銜突圍,社區醫療、醫療保險、醫療旅游等新醫療模式也已在醞釀中,后續將噴發更大的商業潛能。
休閑及養老。年輕亞健康形勢的嚴峻及"銀發浪潮"的到來,催生了體育產業及養老產業。
市場規模
在發達國家及地區,健康服務業已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健康服務業規模占GDP比例超過17%,而我國目前的水平還較低。但近幾年來,市場規模也在逐步擴大,2014年健康服務產業已達到了4.5億元。
區域特征
新興的健康服務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地域差異,主要是由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醫療機構屬地化管理、醫師單店執業等因素造成。
掌握熱點,搶占先機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產業"已成為社會熱詞。"十三五"時期我國養老產業會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普遍生育二孩政策實施后,依然要加強養老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養老產業前景廣闊。
老齡化加速,養老產業地位凸顯。我國早在2000年就已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4年,60歲以上人口21,242萬人,占總人口的15.5%,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3,755萬人,占總人口的10.1%。
市場規模
我國養老床位數持續增長,2004-2014年養老床位數年均增速達15.27%,2014年已經突破550萬張,截至2015上半年共有585萬張,按照4.24萬元的單床收入估算,2015年我國機構養老市場規模為24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