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在國民經濟增長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其中在滬深兩市A股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與日俱增,并且表現不俗。本文對截至2016年底A股上市的238家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支出與研發投入強度(研發支出/營業收入)進行了統計分析,同時對比了全國及各省份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數據、大型生物醫藥跨國公司研發數據,發現2016年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整體研發投入強度略高于國家R&D經費投入強度,不同領域和地區的研發投入水平差別較大。我國生物醫藥領域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力度與國際大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也仍有較大差距。
截至2016年底,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238家,覆蓋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生物制品、醫療服務、醫療器械、醫藥商業和中藥七大領域,遍及全國30個省市區。全部上市公司的總資產規模達到14051.82億元,營業收入之和9816億元,凈利潤845.81億元。其中,研發支出總計231.51億元,約占全部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的2.36%。
1. 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研發投入總體情況
2016年,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平均研發支出金額為9727萬元。其中,60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研發支出金額高于1億元,約占上市公司總數的25%。從研發投入強度(研發支出/營業收入)看,65%的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強度低于5%。其中,恒瑞醫藥以研發支出11.84億元,在A股生物醫藥板塊上市企業中排名第一,研發支出金額占其營業收入的10.68%。
2. 整體研發投入強度略高于國家R&D經費投入強度
從研發投入強度看,A股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整體研發投入強度為2.36%,略高于國家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其中,23個省市區的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強度高于本省R&D經費投入強度。
從研發支出金額上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研發投入最高的省份多位于沿海地區。其中,廣東?。?6.73億)、浙江?。?4.99億)、上海市(26.17億)位居前三位。而從各省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強度看,雖然經濟水平越發達的地區上市公司研發投入總額越高,研發投入強度卻呈現出相反趨勢。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強度最大的5個省分別為海南省(9.52%)、內蒙古自治區(6.90%)、青海?。?.88%)、山西省(6.83%)、西藏自治區(6.23%)。
3. 不同地區研發投入差異明顯
橫向對比各省市區,因不同地區經濟體量與發展狀況不同,為了方便比較,這里采取將各地區R&D經費占全國R&D經費的百分比作為標尺。從下表可以看到,不同省份的上市公司在不同領域投入情況不同,整體看來,七大領域研發支出最高的地區集中于上海市、浙江省和廣東省。
上海市在生物制品和醫藥商業領域研發投入最高,浙江省在化學原料藥和醫療服務領域研發投入最高,而廣東省則集中在化學制劑、醫療器械和中藥領域。
集中對比京津冀、東三省、長三角及東南沿海地區,長三角地區上市公司研發優勢明顯。長三角地區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全面覆蓋七大領域,并且在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生物制品、醫療服務、醫藥商業等領域研發支出金額最高。
4. 與跨國公司仍有較大的差距
Endpoints News發布的2016年全球研發投入TOP15制藥企業排行榜中,Roche(羅氏)位居榜首,研發投入高達114.1億美元,排名15位的Takeda(武田制藥)研發投入為31億美元。如果將我國A股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看作一個企業,其研發投入總額只略高于排名第15位的武田制藥公司。
從研發投入強度看,美國生物制藥公司Celgene(賽爾基因)研發投入強度最大,研發投入金額約占其營業收入的40%,J&J(強生)最低,約占營業收入的13%。相比之下,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總體研發投入強度普遍較低,最高僅為5.4%,其余領域均低于5%。
注:
1. 本次統計數據來源于:
a) A股上市公司2016年年度報告;
b) 國家統計局,2016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c) Endpoints News,2016年全球研發投入TOP15制藥企業排行榜。
2. 因寧夏回族自治區沒有生物醫藥類企業在A股上市,為方便比較,在本次統計中未將寧夏回族自治區納入比較范疇。
文章:侯貝貝、張 璐